搜索

雷军:创业要融到花不完的钱

发表于 2025-04-04 23:15:48 来源:资讯风向网

雷军过去创业三年多时间拿了五六亿美金,使他做手机的时候拥有了跟同样创业公司完全不一样的财力和勇气,扛住了风险。

第49期

福布斯中文网报道 雷军回忆融资对他来说曾经是一个很高的门槛,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就琢磨怎么能够像马云那么融钱。他总结过去创业三年多时间拿了五六亿美金,使他做手机的时候拥有了跟同样创业公司完全不一样的财力和勇气,扛住了风险。

“IT劳模”雷军:创业投资两手抓 两手都很硬(组图)

/22

|

微博0

教育频道  |  查看图集  |

1969年12月16日,雷军出生于湖北仙桃市的一个教师家庭。

18岁时考入武汉大学。高考填写志愿时,好朋友选择了计算机系,“为了日后和好友仍有共同语言”的雷军兴之所至也填了同样的专业,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,由此与之结下一生之缘。

在18岁进入武汉大学的时候,雷军就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好学精神。数年后,雷军回忆大学生涯时,还是颇有些自得的。“不是吹的,奖学金都被我拿遍了。”但他又少有得意少年常有的轻狂与自负。在漂亮的成绩单背后,那四年带给他的其实是紧张与不间断的追赶。

很快,雷军就把学习阵地转到了“电子一条街”上。在那里的一些熟识的公司里,可以整夜用电脑,比在学校方便多了。很快,雷军就把学习阵地转到了“电子一条街”上。那些年,在这条街上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青年,他似乎特有面子,谁见到他都会老远打招呼,不少公司的人都认识他。

受《硅谷之火》中创业故事影响,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,雷军开始和同学王全国、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。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,半年以后,三色公司度日维艰,三人生活上也无米下锅,三色公司决定解散。他感到,在电子街上靠别人吹捧萌生的那点虚荣心,转瞬崩塌了。

1990年毕业后,雷军被分配到航天部,尽管工作还算努力,但他内心并不喜欢那样的工作氛围。他遭遇到了事业上第一个迷茫期。

1991年11月,在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上,雷军邂逅仰慕已久的求伯君。他递出名片,上面只有自己的名字和呼机;而身着一身名牌的求伯君则递给他一张赫然印着“香港金山公司副总裁”的名片。求伯君的光环让雷军感到自己像个乡下孩子进了城:“我当时真是被震撼了,觉得这个人就是成功的象征。”随后的第2次见面中,求伯君在全聚德烤鸭店请雷军吃了一顿烤鸭,席间力邀其加盟金山。

1992年7月,抱着做“求伯君第二”的心态,雷军迈进了金山的大门。正式进入金山一个月后,大学毕业两年的雷军组建起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,开始招兵买马。他打出的招聘广告是:“求伯君就是我们的明天”。他希望跟自己一样有理想的程序员,都能进入这家公司大展宏图。为了广招贤才,雷军与出差珠海的王全国彻夜长谈,极具说服力地把他“拉”进金山。紧接着,雷军一大批写程序的朋友都纷纷被请进金山。

“前有微软,后有盗版”。1996年,金山遭到了致命的打击。1997年,雷军果断提出“立足办公软件市场,全方位进军家用软件市场”的战略思想。金山不仅逃离了死亡线,而且成了中国软件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。而与金山同一时代创业的一大批软件公司,则在微软和盗版双重夹击下销声匿迹。

1998年,雷军接任金山CEO。次年,金山开始筹备上市,此后八年,金山始终处于上市的准备期,期间的上市地点也经历了香港创业板、深圳创业板等五次变化。雷军曾感叹,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上市那么容易,金山就这么难。雷军在金山16年如一日,身上洋溢着的,始终是最初的梦想与激情。金山,也成为民族软件产业的一面旗帜。

雷军不仅管理好了金山,还一手缔造了一个“新金山”。雷军喜欢总结:失败了,要总结教训;成功后,也一定要庆祝。他煽动性极强,时常把庆功会搞得激情澎湃,一次又一次调动起大家的战斗决心。

2010年4月,雷军与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(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)、原 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(主持设计“明”系列手机)、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、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、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并于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机小米手机。

早在小米成立初期,雷军就不断强调他的“铁人三项”战略,即从应用软件到系统层面再到最后的硬件,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。

2011年,第一次媒体沟通会,雷军宣布MIUI用户达到30万人。那一年,小米每天只能发货500部、1000部手机,一场大雨就能让供应链中断2天。

小米2、小米3……次次发售都一抢而空,次次刷新抢购纪录,在中国手机品牌行业掀起了一股强劲的“小米”旋风。

小米被贴上了“饥饿营销”的标签。雷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饥饿营销就是一个伪命题,对哪个公司来说都是违反商业逻辑的。一般来说,小米手机的供货周期是3-4个月。也就是说,在一台手机制造好的前4个月,就要把货款支付给零件供应商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,货流通得越快越好。

雷军认为,创业者要信命,要顺势而为。他说:“如果逆势而为,就算你付出了10倍于他人的努力,可能也不会成功。金山以前做软件,这个行业整体面临互联网、盗版的冲击;小米能成功,首先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大方向选对了。”

雷军还有另一个身份,“天使投资人”。雷军也多次讲过他的3个投资原则:第一,非熟人或非熟人推荐不投,非熟悉领域不投;第二,只投资人——他认为一个天使投资人只要找到让他能睡得着觉的创业者,给他们钱就行了;第三,投资后,尽量帮忙,不添乱——在他看来,最好的投资人是尽量不管理创业者的投资人。“只要不违法、不做假账,你做什么我都支持。”

在雷军投资的近20家公司中,一多半是从“零”做起的。跟别的大多数天使投资不同,这里面有好几家都是出自雷军的想法或创意,他脑子里带着这些想法去物色、选择他熟悉的创始人,而非等着陌生的创业者来找他。

雷军现在有很多角色,金山的元老、现任董事长和掌舵人,他还是十多个颇有潜力项目的投资人。他既要打理拥有游戏、办公、安全业务的金山负责,还要指导嗷嗷待哺的初创项目。从雷军身上很难找到百亿富豪的影子。时不时流露出的带着书卷气的笑容,依然能让人看到热血和梦想。从金山到卓越、再到小米,从大学开始就惴惴不安地带着的“害怕落后”的不安全感,推动着他在创业路上不断奔跑。

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

悦图推荐

揭秘长江商学院:离婚名人的培训地

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揭资本圈里的败家富二代

张维为做客中欧大师讲堂 谈中国模式

我自己创业的时间比较早,时间也比较长。第一家公司上市之后我就专职做了几年天使投资,到了40岁的时候总觉得还有一些梦想没有完成,所以我就创办了小米。

创立小米时,我有一个很低俗的目标,就是“创业二十多年,我能不能亲手创办一个百亿美金的公司?”四年前,能够做到一百亿美金应该是很了不起的目标。我这样提这个目标太低俗、太物质了,但是不瞒大家说,我真的是这么想的。

有了这个目标以后怎么做?我非常认真学习、研究、琢磨大佬的创业历史,比如马化腾的,比如马化腾的,比如马云的。今年1月份我专门去杭州跟马云聊了三个小时,主要表达的是感谢。我说我认真琢磨阿里巴巴十多年创业的历史,我从中学到了三点:

第一点,要有一个巨大的市场。任何一个大公司的成功,它的创业背景一定是巨大的市场,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,想把公司做成是不可能的。

第二点,要找一个超级靠谱的人。

第三点,相对同行而言,要有一笔永远也花不完的钱。这是我总结阿里成功的很重要的三个因素。可能大家会说,“为什么要有永远花不完的钱?”,钱对你看到的东西和你有勇气去做有非常大的帮助,你有胆量去试一些东西。

我们在创业过程中怎么做到这三点?2008年Google发布安卓,2009年第一部安卓手机发布了,看到第一部安卓手机的时候,我就看到机会来了,我认为在智能手机行业里面会重现30年前PC击败苹果机的这个历史。

我看到这个巨大机会,但这件事对我是很有挑战的。它的挑战在什么地方?我自己在过去二三十里面没有做过任何跟这相关的事情。我要做智能手机?想一想都不靠谱。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去思考问题、我应该怎么去做?我当时在想,如果有这么大的机会,应该怎么找到我所需要的人。

我觉得未来手机一定是软件、硬件、互联网相结合的,就是我们讲的“铁人三项”,所以我有个初步的目标,我说假如能够把微软、Google、摩托罗拉合并的话,这个公司应该相当的牛。假如我能找这三个公司最顶尖的人办一个新的公司,我觉得会有很大的机会。

当我有了这样的方向以后,不瞒大家说,我用表格列了一个很长的名单,一个个打电话去找。很多创业者总是抱怨说找不到人,我推荐他们找的地方是广州火车站,那里人口密度最高。抱怨找不到人的创业者是因为在找人上花的时间是不够的,其实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。

大家仔细想一想,如果我找一个硬件工程师,他们肯定觉得雷军不靠谱,甚至他们并不了解雷军是干什么的,我拿到的只是那个人的电话。我需要那个人接起来我的电话,并且愿意跟我聊十几分钟,我要先做自我介绍,聊完以后我要说服他出来跟我喝杯咖啡,其实这样是挺不容易的。

我就是这样打了九十几个电话,一个个约出来聊的。我跟一个硬件工程师谈了十个小时还没有说服,最后用了一个无赖的招说服了,因为他就是不相信小米这个模式行不行,他死活想知道我到底怎么能够挣钱。

我跟他讲了几十种方式,可是还是说服不了,对做硬件的人来说,他理解小米的模式是有困难的。我后来说:“你有钱还是我有钱?”他说:“肯定你有钱”,我说:“那这说明我会挣钱,对吗?如果你认为我比你会挣钱,要不把挣钱的事情交给我,你就把产品做好就行。如果我全教给你,我还拿什么混饭碗呢?”我跟他谈到晚上12点,他说这一条说服了他,就是我肯定比你懂,否则的话我就挣不到钱。我在说服硬件人才时候花的精力远远超出想象。

本文来源:福布斯中文网

责任编辑: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雷军:创业要融到花不完的钱,资讯风向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